【医者之声】奔跑在急诊PCI的路上,我们义无反顾
我是一名医生,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也是一名心血管介入医生。有人把我们的工作比作钢丝上的芭蕾,为什么这样比喻呢,我理解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心血管疾病来势汹涌,瞬息万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处理,决定患者的生死与转归,我们玩得是心跳,我们的工作似钢丝上的芭蕾;第二层含义是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需要我们用一根纤细的钢丝开通病人闭塞的生命线,使濒死的生命重现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们是钢丝上的芭蕾舞者。
近年来,常常会听到一些明星、老板、社会公众人物猝死的消息,震惊之余让我们常常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有猝死的悲剧上演。也许就有你我熟悉的朋友,昨天还在努力工作,品尝美食沐浴阳光,看起来“好好的”,今天却溘然而去,让人痛惜,常见原因就是心源性猝死。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4.4万人因心源性猝死而离世,居世界各国之首,相当于每天有1490人死于该病。在心源性猝死中大约有90%病人死于心肌缺血,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作为心血管医生,我们的职责就是拯救这些濒于危险和死亡的病人,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
1994年我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成为黄河医院的一名临床医师。杏林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渐始成,二十四年职业生涯,二十四年的艰辛努力,锤炼了我的专业素养,也培养了我作为一个医者的人为情怀:敬畏生命,心系病人,愿得世间少病患,何妨架上药生尘。
记得两年前的一个寒冬深夜,我们接到胸痛中心的急救电话,一个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转运途中猝死,心肺复苏术后,41岁的他带着死神的威胁汹涌而至,于是我们冒着严寒迅速到达岗位,与死神竞速决定这个患者的去留。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急诊手术,死神望而却步,病人被平安送入病房。带着一天又半晚工作的疲倦,带着战胜死神的快意和喜悦,看着黎明的朝阳,新的一天开始了。我深感受:今夜风雪交加,而病人的安好是那样令人平静和快乐。
去年腊月二十,我们迎来了这样一个病人,这是一个卢氏深山的农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危重,生命垂危,而患者无妻无子,只有弟弟妹妹陪着他来看病,辗转乡医院、县医院来到我们这里。因为文化程度有限,同家属谈病情及急诊手术方案时,弟弟妹妹们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只能直接与病人谈话,病人同意了我们的诊疗方案。他一再说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需要侍奉,下有年幼无知的弟弟妹妹还需要他照顾,他不能倒下更不能离去。背负着病人如此沉重的责仼和重托,我们别无选择。如术前判断,患者前降支近段闭塞伴钙化和发叉病变,我们还是很顺利地为患者开通了罪犯血管,手术结束时病人忽然在台上痛哭失声,让我们大惊,急忙询问原因,哦,喜极而泣。手术台上他一直哭着说,“谢谢社会,谢谢黄河医院,谢谢大家”!我不禁感慨: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而对病人,这样一个善良,质朴,又身患重病,肩负一个家庭生存责任的病人却是意义非凡。
在与死神竞速,与患者并肩战斗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每个患者他的健康,在他亲人心中的份量,对于自己、对家庭的重大意义。
为了病人,我们总是不计昼夜,不辞辛苦,风雨兼程,大多数手术都是发生在夜深,或者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或是举家团圆的假日里。从2015年底至今,700多个日日夜夜,我和我的团队完成了三百六十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治疗,拯救了很多年轻的和不再年轻的生命。尤其是小年那天那个来自大山深处的62岁患者,他的纯朴、善良和信赖,无疑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真诚善良的人性之美,也鞭策我们在技术上更需精益求精,努力做好每一台手术,不负患者生命相托。
2017年9月,黄河医院在三门峡地区率先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中国国家胸痛中心的一员,标志着我院急性胸痛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意味着我市及周边地区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能搭载上这条"生命的绿色快车",享受更专业、更快捷、更安全的医疗就治。
胸痛中心的建立,急诊PCI的开展,一路走来,前行的是荆棘丛生,艰辛异常,拥有很多,也失去很多。我们失去了与家人、朋友的团聚,失去了生话中轻松愉悦享受的一面,尤其失去了自主的时间;我们长时负重并暴露在射线下,流下了辛劳的汗水,甚至付出自己健康的代价,但我们拥有了造福百姓的技术,拥有了患者的信任与支持,拥有了为生命搏击的信念,拥有了善良美好的人性。我们的付岀、坚持和失去,换来患者的生存幸福和安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7年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过去,2018我们继续前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怀着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怀着一种对病人罹难悲悯和关怀的大爱,去努力工作,展生命之绚烂,助健康之完美,积跬步至万里,践行自己为一代良医,造富一方百姓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