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新闻中心

【我和老病房楼的故事征文】王字楼,那无法磨灭的印记

发布时间:2017-08-01 浏览次数:
字号:
+-14

随着3号楼的顺利搬迁,伴随三门峡黄河第一坝诞生的黄河三门峡医院标志性建筑物──王字楼,已经彻底完成她的光荣使命。每每拜读各位老师、同仁对王字楼的缅怀文字,心中不免对我们曾经日夜穿梭的王字楼有些难言的不舍和酸楚。王字楼的外观和内饰是那样的熟悉,她的风姿曾那样触动过我的灵魂,鼓舞我迈向一个又一个台阶。

1990年7月,我自洛阳市卫生学校分配至黄河三门峡医院,当时的医院里只有二百八十人住院,哪一天达到三百人都觉着很稀罕。我住在王字楼对面的宿舍楼,每天上班和下班都不离开医院。我刚上班时分在王字楼三楼西侧的外西科(骨科和脑外科在一起),每天除了睡觉都在王字楼里活动,遇到哪一科工作忙时就穿上白大褂去帮忙。

QQ截图刘学芳1.png

那时我才19岁,正是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年龄,可事实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这一届是较早的“小中专”毕业生,上班一年后才觉察到所学的知识甚是肤浅。尽管当时在医院的我们是正规卫校毕业的中专学生,在工作中能对照书本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做解释,但还有太多内容只能听老师带教依葫芦画瓢去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深深感觉到自己在卫校所学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所以非常渴望有机会去继续深造。犹记得1993年4月,护理专业第一批自学考试开始报名时,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

第一次考试可以报四门科目,但要想把四门科目全部通过,的确有非常大的难度。每天上班完还是要努力看书,那时心中攒着一股子劲,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坐在宿舍床边看书,晚上到王字楼三楼骨科拍片子的房间里看书,这样的日子整整坚持了3个月。虔诚的追求后还是感动了日月星辰,后四门自学考试顺利通过,也从那件事体会到“一勤天下无难事”。人生重要的凭借,不是才能而是意志;不是成功的智慧,而是勤劳的毅力。只有播下勤劳的种子,幸福的花儿才会遍地开放。通过三年的自学考试,我取得了护理大专文凭。

QQ截图刘学芳2.png

 2001年10月,我再次回到王字楼三楼的骨科上班,业余学习英语、高等数学准备参加成人高考。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高中书本的我,学习高等数学微积分真是有难度。那时我儿子已经3岁多了,爱人的单位离市区二十多公里,经常一周才回家一次。我都是在孩子熟睡或上夜班空余时间做微积分的数学题,经常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反复推敲琢磨,每做对一道题心情都很激动、振奋。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简直太充实了。每天从不知累,充满自信,后终于以超分数线120分的成绩考上郑州大学成教学院护理本科班。

2004年5月,脊柱科自骨科分出,我短暂离开王字楼三年。2007年7月,我再次回到王字楼的三楼手术室上班。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可以说是面广量大,工作起来紧张繁忙又缺乏规律性。不但要很好地完成一般手术护理常规,而且还必须胜任紧急情况下的抢救工作及一些重大手术的配合工作,如直肠癌根治术、食道癌根治术等。往往一台大手术下来,体力消耗殆尽,头昏脑胀、腰酸腿软。值夜班接送病人时,走过漆黑的王字楼的转角梯,快要到三楼时,有一个很陡的坡,每次都使出吃奶的劲,生怕推不上去车子,病人会摔出去,那种无奈,紧张以及恐惧至今还记忆犹新。本科将要毕业时,又开始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白天忙工作,值夜班无手术时彻夜不休息,夜深人静才能深思熟虑,查找资料,在手术室工作期间完成晋升副高职称论文的书写。2007年12月,我晋升为副高职称,当时已参加工作17年了,那年我36岁。

2010年3月,我调离手术室去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离开了王字楼。

王字楼,她是有生命的!

岁月在无声地流逝,王字楼在渐渐古老、衰旧,但在这座老建筑里的经历成为我人生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也是在这座楼中,曾挽救过无数个生命,拯救过无数个灵魂。黄医人的崇高,先人的伟大,历史的回音,在王字楼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如今,其沧桑、斑驳也许与周边的现代建筑格格不入,但她却是那么风骨卓然、气宇轩昂。

不久后,王字楼就会在我的视野中消失,但她带给我们恍如昨日的记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无法磨灭。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