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的告白——“我和针刺伤的故事”
嗨,大家好,先做下自我介绍吧~
我是一双手,兄弟十人亲密无间、所向披靡,我打得了针,输得了液,做得了ppt,修得了打印机......
说到这大家都应该猜出来了,没错,我的主人是一名护士。
在主人很小的时候她可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从事这个职业,那时的她满脑子想的还是去清华还是去北大,以后是当科学家还是音乐家呢?
所以,我以为我会是这样子的~
直到高考志愿书的专业一栏上写了护理两个字,这注定我将是一双有故事的手,一双有温度的手,一双......有消毒液味道的手。
毕业后主人被分到了重症医学科,也就是ICU工作。
这里不同于普通病房,一扇厚重的门挡不住家人的企盼,一条长长的走廊承载着多少生命的转折,每天的翻身叩背、雾化吸痰、扎针输液、鼻饲用药、插管除颤......
一系列操作让我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其中最让我骄傲的是每当给病人扎上止血带,拿起留置针,拔掉护针帽,看着血液沿着针头逆流而上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挽救他人生命的英雄。
我的搭档就是在我“怀抱”里的这枚小小的针,我们一起输液、注射、采血,经历了无数个血雨腥风、孤胆无眠夜;我们默契配合,心心相印,原以为爱情就要来了,没想到我爱它最深,它却伤我最痛。
凌晨两点五十,电话铃声响起,主人被告知要接收一个车祸外伤的患者,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我按照主人发布的指令开始留取血标本,用物准备齐全,七步洗手法,消毒,扎止血带,穿刺。
就在即将要拔针的时候患者猛地一挣扎,采血针扎住了我,我被刺伤了。
主人立马将工作交于自己的同事,开始挤压、冲洗、消毒、包扎,处理好后我又加入到了抢救患者的队伍中。
这时患者的四肢更加不受大脑的控制,开始躁动起来,遵医嘱使用医学镇静的药物,患者逐渐安静下来,大家便继续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可是直到患者的化验报告出来,结果为阴性,主人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真是有惊无险。
然而这件事让我对主人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躁动是一种易激惹和极度焦虑的状态,据《2018版中国成人ICU镇痛镇静治疗指南》70%以上的ICU患者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躁动,而疼痛在ICU也是普遍存在,它使患者机体应激器官负荷增加、耗氧量增加、感知觉异常,患者可能表现为烦躁、焦虑,不能配合主人的工作,从而增加了针刺伤的概率。
而这类病人也由于病情危重需要频繁的采集化验标本,这同样会增加针刺伤的风险,那怎么样才能让我的主人和她的同事们免受伤害呢?
在主人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我也在想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防护意识,反思意外发生的原因。
1.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不到位,盲目进行操作。
2.对烦躁患者的保护性约束不到位,导致挣脱约束带发生针刺伤。
3.没有寻求同事帮助,《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指出,为不配合患者做穿刺治疗时宜有他人协助。
4.未进行合理的镇静镇痛。
第二天主人把发生针刺伤的经过和原因告诉了科主任和护士长,他们在晨交班时专门组织了讨论学习,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对策,希望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1. 首先对患者意识状态及疼痛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尽可能的祛除导致烦躁、疼痛和焦虑的原因。
2. 必要时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给予保护性约束。
3. 同时还要寻求同事的帮助,协助我们一起完成穿刺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佩戴橡胶手套。
4. 做好告知和安抚工作,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与此同时,要与医生沟通,合理的镇静镇痛让患者更加安静舒适,增加患者的配合度,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惊心动魄的一夜结束了,下班后我和主人收拾好心情走出了科室的大门。
金色的阳光洒在了我的身上,看着明媚的天空,我多想好好的保护我的主人。
在多少个黎明破晓前,多少个万家灯火里,是他们,这群可爱的医务工作者,用爱与执着守护着一方平安健康,愿他们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双手,免受针刺伤,愿天使有爱,不再忧伤!
我,是一双手,一双白衣天使的手,一双素面朝天略显粗糙的手,一双全副武装时刻叩响生命之门的手。
那么亲爱的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