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就开始的预防接种,这些事你必须知道
信任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4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旨在宣传预防接种这一基本国家政策,使公众积极主动的接受预防接种所带来的健康保护,从而远离传染病。
众所周知,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从出生就要开始的预防接种,你现在所掌握的知识真的够用么?
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这些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
(详细疫苗名称、预防疾病及接种时间见文末表格)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国家规划疫苗需连续多次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糖丸等,如出现单纯的局部反应或低热,则不必改变免疫程序,如果引起严重反应,则不继续接种。
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休克、高热、过敏反应、血清病等应停止以后预防接种。
1.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
2.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C的儿童;
3.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正在恢复期的儿童;
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病、脚病、大脑发育不全等及血脑屏障作用差的儿童;
5.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以及有过敏体质及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
6.腹泻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7.在传染病流行时,密切接触了传染病人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经过该传染病长潜伏期后未发病再接种。
不宜接种疫苗的儿童而必须接种时,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这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方可接种。
接种前后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打预防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打过预防针要让孩子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吃辣椒等剌激性食物,暂时不要洗澡,有时小孩会发生“接种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开水,很快就会好的。
极个别的孩子可能会发高烧,可请医生看,给予对症治疗。
卡介苗和第1针乙肝疫苗应该在出生医院接种,其他疫苗须在相应月龄时到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
如果出生时没有接种卡介苗和第1针乙肝疫苗,则需要到辖区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