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心内科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起严重并发症患者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012年1月18日,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入住一位56岁女性患者,该患者主因“晕厥一次,伴胸闷、气短6小时”由急诊科收住院,当时患者伴出汗、恶心、头晕、全身冰凉、无尿,血压:70/40mmHg,口唇重度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45次/分,节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右心室、后壁心肌梗死。诊断:1.冠心病 急性下壁、右心室、后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V级(KILLip);2.律失常III度房室传导阻滞;3.心源性休克。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容,尿激酶”溶栓等治疗。根据溶栓再通标准判断,考虑溶栓未通。且患者渐出现意识模糊,心率继续下降、慢30次/分左右,反复发生阿斯氏综合征。立即给予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提升心室率,同时继续以1000—1500ml/h速度快速扩容补液,5h后,患者意识渐恢复,且生命体征渐趋于正常。但次日患者渐出现左心功能不全以及合并肺部感染,严重时出现咳泡沫痰、不能平卧、烦躁等。继续纠正心功能不全、抗炎等治疗,症状再次好转。于2012年2月10日给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示: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前降支近中端30%狭窄,回旋支远端闭塞。开通右冠状动脉,植入药物涂层支架一枚。术后继续给予抗栓、纠正心功能等治疗。于2012年2月17日安全出院。随访至今多次,无不适。
该患者从发病及住院期间经历了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功能不全、院内肺部感染等多起严重并发症,治疗上给予了溶栓、大量补液扩容、临时起搏器植入、左心功能不全的监测纠正,肺部感染、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等多种治疗,终挽救患者生命,也为我科在诊断及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且进一步总结如下:
右心室梗死的临床特点有:
(1)右心室梗死可以表现为无症状右心室功能不全,也可以表现为心源性休克,许多患者的右心室功能需数周至数月恢复正常,说明只是右心室心肌顿抑,而非不可逆心肌坏死。
(2)在近一半的下壁心肌梗死中存在右心室心肌缺血,但只有10-15%有典型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3)伴下壁心肌梗死的右心室梗死的死亡率明显增高至25%-30%,因此要鉴别并考虑优先再灌注,以治疗高危下壁心肌梗死。
(4)右室梗死缺血患者的治疗与其他心肌梗死者是有区别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
$$分页$$
右心室缺血/梗死的处理原则:
(1)维持右心室前负荷:1、增加容量负荷,以1000—1500ml/h速度快速扩容补液,避免使用硝酸脂类和利尿剂;2、维持房室同步协调,因为这些患者中几乎一半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阿托品治疗无反应的情况下,可安装房室顺序心脏起搏器,维持充足的右心室前负荷;3、这些患者中1/3并发房颤,应迅速除颤复律治疗。
(2)正性肌力支持:如补液后心搏量不能增加,使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治疗。
(3)伴有左心功能不全时降低右心室后负荷: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血压正常后,可使用ACEI、动脉扩张剂。
(4)再灌注治疗:1、使用药物溶栓剂、抗血小板及抗凝剂;2、直接PTCA或支架治疗,3、在经过选择的多支病变者可考虑CABG治疗。
抢救成功与否,明确诊断是关键,遇到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一定要做全导联心电图,尤其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病人,不可忽视V3R-V5R导联心电图。确诊合并有右室梗塞,右室梗塞发病时总伴低血压、休克,缓慢型心律失常虽频繁,但近期与远期预后较左室梗塞为佳;矛盾的治疗原则,虽有心功能不全、静脉压升高,但需大量补液。虽有水肿、少尿,但不用利尿剂;虽有急性心肌缺血,但不用硝酸酯类;虽有心输出量下降,但不用洋地黄类药物。发病初期使用硝酸酯类及利尿剂可能置病人与死地,以1000—1500ml/h速度快速扩容补液、临时起搏器纠正心律失常是救治病人生命的重要武器。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