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必胜,他们都是勇士
滚烫流动的热血,是一簇簇火焰的传递。从朝鲜战场到黄河边上,铭刻在我们黄医人骨子里的,就是这种火红的基因。黄医的志愿者们,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在抗疫的道路上逆行向前,将爱的甘霖洒向人间。
8月下旬,新冠疫情悄然袭击了豫西小城。南院区在院工会的指导帮助下,紧急成立了由陈丽薇、荆秋芳两名分会主席负责的南院区(职工)志愿者服务队。秦瑶具体协调结对帮扶志愿组,张欢欢等12人分时段全日值守,临时任务召集王胜利等3人提供支援。餐厅志愿者由罗朵朵组长负责,王彦峰等9人除完成本职工作外,就餐时间全程在餐厅值守服务。
在紧急筹建几个临时过渡病区工作中,只要志愿服务群里一声召唤,志愿者们迅速到位,郭克锋等10人不顾劳累一趟趟上下楼协助转运物品,刘俊红积极协助院感人员指导工人师傅们做病区隔断,张星积极协调各科物资调配,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时间,隔离病区的必需物品全部到位,临时过度病区的成立更好地满足了患者分区分类收治,为在院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司庆慧是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名医师,静态管理以来,他主动要求到预检分诊这样的有潜在感染风险的第一线去,他说“我是退役军人,也是共产党员,我要在抗疫最前沿去做出贡献”。乔莉主动联系,协调防冠一号,为志愿者们增强抵抗力。
志愿者们负责筹措、领取、转运防护服、橡胶手套等医用物资,领取分发餐食,解决病患即时性的生活需求和医疗需求、(深夜)转运标本。他们虽然没能像“大白”一样冲到最前沿,聚焦在媒体的闪光灯下,但作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一分子,他们充分发扬“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精神,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平凡具体的工作诠释着新时代的“黄医精神”和伟大的“抗疫精神”。
心内一区还有五位陪护人员——张萌、宋春辉、朱建康、任帅帅和汤娜,他们在医务志愿者精神鼓舞下,也主动要求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正是有了这些志愿者们辛勤、无私的付出,才换来南院区在疫情期间的整个就医、生活环境的安全有序,平稳度过静态管理的18个日日夜夜。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志愿者的爱,就是人间的八月桂花香,陶醉了2022这个阴雨连绵的初秋。
张红生是南院区后勤库负责人,他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线需要的东西仓库供不上,就是我的失职!”他也说到做到。
夜里十二点,“咯咯吱吱”的车轮声惊醒了我。第二天一问才知,是张师傅连夜送水呢。“近40桶水,他可是一个人连夜送完,真牛!”相邻的耗材库孙大姐说。
自疫情静态管理以来,由于车辆没有通行证的原因,饮用水送不来,张师傅急得满嘴起泡。得知车辆办好通行证后,他连夜给三隆的负责人、送水师傅一个个打电话说不管咋样得想想办法尽快送水,我们可以没水喝,但临时过渡病区不能没水,人命关天啊!当天夜里,水终于送来了,张师傅一路小跑下楼,二话不说,一个人吭哧吭哧从楼下把水一桶桶送到病房里。那一夜,张师傅衣衫湿透,却笑着说“一点儿也没觉得累”!
这就是张红生,虽只是南院区一名普普通通的后勤人员,但临床医护人员却说“张师傅守的可是‘弹药库’,如果没有弹药充分补给,我们怎么去打胜仗?”是啊,你见过赤手空拳的常胜将军吗?抗疫战中,这后勤库分明也是一线主战场啊!
有人说,医院就是“巾帼”的天下。说的没错,南院区医护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70%,各个岗位上女同志都是主力军。
正常人上一天班下来,都会困乏,更何况是高龄孕妇。神经内科三病区的王佳怡挺着笨重的大肚子,忍受着腰疼、腿肿的不适,不仅一个班都没落下,还加班加点替被抽调的伙伴值班。面对困难,她丝毫没有抱怨,有些浮肿的脸上被口罩勒出一道一道的印痕,仍笑得灿烂成一朵花说着“没事!我坚持得住,决战时刻我更不能后退,这才是最好的胎教!”
门诊部的司晶正在哺乳期,医院号召全体职工驻守医院那天,她果断给孩子断了奶。她老公也坚持在抗疫一线岗位上,夫妻双双十几天不能回家,孩子交给公婆照顾。“本来准备母乳喂养到一岁半,但遇到这个特殊的战疫,虽然才9个月,也只好断奶了。”她抽出间隙,晚上和公婆视频交待孩子的相关事项,话未出口已经泪流满面,“大人抗疫,娃娃必须做出牺牲。再说我们多做一点事,所有的孩子都会多一分安全。”
这就是一名基层医护工作者、一名母亲简单而朴实的心声。像她们这样疫情期间主动要求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孕产妇和哺乳期的女性还有很多很多。
疫情来了,司机、保安、保洁、护工这些平时默默坚守在各个不起眼角落里的人员,全像充足了电的马达,全速运行在院区的各个战场上。
郭文杰,南院区健康管理中心的司机,看到疫情中医院需要工具车运转物资,就二话不说贡献出自家的皮卡车,每天早起晚睡为食堂拉米面油粮和瓜果蔬菜。“无粮不稳呐!几百号患者和家属盯着咱们,自己吃点苦、受点累、担点风险又算个啥?”面对院领导的肯定,郭师傅云淡风轻呵呵一乐。
13楼过渡病区成立之初,需要保洁进驻。刚开始时,大家都有畏难情绪,关键时刻张仙萍、李社层挺身而出,“不用选了,我去!他们都有老人孩子拖累,我没有!”面对质疑她俩的理由竟然出人意料的一致。留在外面的保洁按照医院部署,一日两次消杀,重点区域一日三次消杀,同时加大消毒液浓度。保洁员们用无畏的付出换来了整个院区的消杀平安。
身兼多职忙得像陀螺一样的还有保安们。医院封控管理以来,他们除了本职工作,还要做好进院车辆的停放指引和防疫消杀工作,还要协助做好预检分诊,做好无码人员登记查验,维持食堂分发餐食秩序,还要与后勤第三方人员一起转运物资。他们自豪地称自己是“全能战士”。
院区内,每个角落都是舞台,每个员工都是主角,都在不分昼夜无怨无悔地付出着。疫情防控没有英雄,有的只是千千万万危难时候挺身而出的普通人,疫情防控又人人都是英雄,为了大局和大义,无数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他们是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共克时艰的脊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是一场治理能力的大考,更是一场人性本真的考验。在这场危机四伏的生死较量中,南院区的全体职工闻令而动,果敢逆行,交出了一份令患者、令社会满意的答卷。这是一个众志成城特别能战斗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抗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