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婴幼儿常见急症的家庭护理知识
发热
一般正常人体温在36-37℃之间,而发热常常是指体温超过37.5℃。一般小儿发热的原因是由于病原菌(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入人体引起的。发热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因此,一般体温低于38.5℃时,不必惊慌,也可以不用退热药,好是多喝温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温水、酒精擦浴等)。但是体温过高会导致一些脏器功能损害,特别是体温超过39℃时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所以,如果体温超过38.5℃时要适当应用退热药,但是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体温超过39℃时要及时就诊。
小儿惊厥
惊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婴幼儿因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发生率较高。常常表现为双眼上翻、牙关紧咬、口吐泡沫、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很多,如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药物中毒等,但常见的还是高热引起的良性惊厥。
一、小儿惊厥的家庭紧急处理:
第一步:立即将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容易引起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步:如为高热引起的,要给予降温措施。
1、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分页$$
3、温水浴:水温32-36℃,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要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待抽搐停止后),或将退热栓塞到宝宝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惊厥,在进行初步救护后,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防止意外发生。
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是非常凶险的意外事故,死亡率很高。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是1-3岁婴幼儿常见。
一、常见原因
1、小儿生理特点:小儿牙齿发育不全,不易将食物咬碎;喉的防御反射功能不全;小儿气管的位置较成人高,右侧较左侧大3倍,与总支气管的交角小,右肺吸气量大,故异物易吸入右侧。
2、小儿心理特点:小儿比较好动,好奇心强,认知能力低,抓到东西喜欢放进嘴里,喜欢一边吃东西一边玩耍,走路不稳,易因口含食物摔跤或哭闹导致误吸。
3、小儿吃饭时哭闹,不慎将块状食物落入呼吸道;小儿抓吃花生米、瓜子、豆类,不慎落入呼吸道;小型玩具如玻璃球等不慎落入呼吸道。
二、容易引起气管阻塞的异物:
有花生米、瓜子、豆类、桂圆、葡萄,还有硬币、水果块儿、小钮扣、玩具小零件等;危险的是果冻吸入,不易取出,很容易导致窒息、死亡。
三、主要症状
异物吸入咽喉部时,宝宝可立即出现咳嗽、气喘、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窒息等表现,严重的很快呼吸停止。
四、家庭急救方法
$$分页$$
1、拍背法(适合1岁以内宝宝)
让小儿趴在抢救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5下,使患儿咯出异物。也可将患儿倒提拍背。
2、挤压冲击胃部法
抢救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3、腹部冲击法(适合1岁以上宝宝)
抢救者站在宝宝背后,(让宝宝弯腰、头部前倾)双臂环绕宝宝腰部。一只手握拳,另一只手压在拳头上,有节奏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连续6-10次。这样可使肺内产生一股气流冲出,有可能将异物冲到口腔里。
4、家长一定要保持镇静,鼓励宝宝咳嗽,有时通过咳嗽可将异物排出。不要盲目拍打背部,而要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拍打背部。不要试图用手掏出异物,以免刺激咽部,引起喉头痉挛、水肿,加重病情。如有第二人在场,要尽早拨打“120”电话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