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过黄河医院脊柱科医务人员的精湛手术和精心治疗,现已康复出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医务人员的专业精神和无私奉献,再次回首这段经历,一切仿佛都还历历在目……
我患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已有十余年,就在春节即将结束,即将重返工作岗位之际,一次不慎扭伤了腰部,旧疾复发,导致左腿疼痛难忍。我先是在一家医院接受了十多天的保守治疗,但症状并未缓解,反而疼痛加剧。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来到黄河医院就诊。
那天,我艰难地坐着私家车来到脊柱科住院部楼下。弯着腰、迈着疼痛的脚步,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从东边的电梯来到脊柱科大门口后,就疼得只能蹲在地上直喘气。就在这时,护士长彭翠云看到了我,她简单地询问了我的情况后,就立刻用推车将我推到医生办公室。看到身着白大衣的年轻、帅气、干练的医生杜凯然,一股暖流迅速涌遍我的全身。他的出现仿佛让我感受到了希望和力量,疼痛似乎也在这一刻减轻了许多。于是,我开始了为期二十多天的治疗之旅。
躺在温暖的病床上,主管医生杜凯然和副主任王耀生对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问诊和查体。接着,我及时接受了核磁、CT、X光等一系列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我的症状表现,医生们第一时间得出了准确的诊断结果,并给出了治疗建议:需要进行腰椎开放式融合手术。
医生告诉我,腰椎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保守治疗、孔镜微创手术和开放式手术。根据我的病灶情况,保守治疗已经无法取得良好效果,而微创手术也无法彻底清除病灶、解除病痛。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进行开放式手术,以彻底清除病灶、消除后患。医生们的话语坚定而果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心和负责。他们还鼓励我树立信心和决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手术康复。
那段时间,我的内心经历了从“恐慌、疑惑”到“坦然”的艰难抉择。由于入院前我曾服用阿司匹林,手术因凝血问题被推迟一周,这给了我和家人充分的时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现实。
起初,恐慌的情绪如阴霾般笼罩着我。家人、亲戚、朋友们纷纷前来探视,还有朋友打电话来、发微信问候。“千万不能做手术,要是有个危险,下半辈子咋过哩!”,“不能做,千万不能做,要做也要去大城市大医院去做……”,他们都毫无例外地对我强调着腰椎手术的可怕,千万不能随便做,话语中充满了担忧和劝阻,仿佛手术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然而,在这股恐慌的情绪之后,我开始陷入了疑惑。黄河医院的医生诊断准确吗?手术水平如何?手术危险性怎样?这些未知数让我倍感焦虑。为了寻求答案,家人们开始四处求证。他们将我的腰椎影像片子寄往北京,分别向北京积水潭、北医三院、协和医院这样的大医院咨询问诊,令人欣慰的是,各医院的问诊结果与黄河医院医生的诊断竟出奇地一致。同时,我们还了解了黄河医院脊柱科近几年的手术治疗情况,得知腰椎手术都是马双主任团队独立开展做的,本院职工亲人和朋友腰椎手术也都是在这里做的,很少有外出就诊的。家人还特意打听了手术的风险性,得知黄河医院近几年的腰椎手术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也没有出现过把人治瘫痪的情况,手术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
后来,在马主任的一席话中,我找到了坦然接受手术治疗的勇气。那次他带领团队查房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腰椎疾病是不可逆的,病情会逐渐加重,直到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他还强调了“不得不做和建议做手术是两个概念”,告诉我们抓住最佳治疗时机的重要性,并鼓励我们尊重医学、尊重科学,以免延误病情。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家人,打动了亲友,也感动了我自己。事实胜于雄辩,住院十余天来,看着不断有患者治愈出院,有新的患者入院,他们都痛苦而来,高兴而去。这一切也都“说服”着家人和朋友逐渐放下心中的顾虑。最后,我们坦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决定进行腰椎开放式融合手术。
对于患者而言,成功的手术犹如一场宁静的午后小憩,而对于医护人员,却是一场争分夺秒、紧张有序的激烈战役。他们不畏艰难,甚至舍弃了午餐和午休时间,与时间赛跑,只为给患者带来一个成功的手术结果和满意的答复,让患者能无憾地重返正常生活。
在手术的前一天下午,一位穿着墨绿色手术服、戴着同色帽子的手术室小姐姐来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她那双大大的眼睛藏在口罩后面,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散发着真诚的光芒。她亲切地告诉我,她是手术室的护士,明天早上八点会来接我去手术室,并嘱咐我要听从主管护士的安排,做好术前准备。随后,麻醉师也来到病床前,告知我一些注意事项。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强和安心。
第二天早上八点,手术室小姐姐准时拉着手术床来接我。她一边轻快地哼着小曲,一边刷卡进入手术室,然后又哼着小曲带我来到7号手术室。进入手术室后,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墨绿色的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空气中弥漫着丝丝暖意,只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和小姐姐哼唱的小曲。她把我交给其他术前工作人员后,便继续哼着小曲开始了她的工作。麻醉科的秦主任和手术室护士长紧密协作,进行术前准备。“下面要打麻药针了,可能会有点疼,这是为了植入静脉管做准备”,“好了,埋管已经做好了,现在要开始打麻药了。”,“你叫什么名字?要做什么手术?”在麻醉的作用下,我渐渐陷入了沉睡。
术后,那位爱唱歌的小姐姐把我推出手术室时,久等的家人们个个面带微笑,那是释然的微笑,然后小姐姐又沿着原路把我送回病房。当我彻底麻醉清醒时,已经是五个小时后了。第一时间就听到主管医生杜凯然的声音。他让我抬抬腿、蹬蹬腿,检查着我术后的情况,轻声地问我还疼吗,并告诉我手术很成功。这一刻,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马主任也第一时间赶到病房看望我,并鼓励我要紧密配合主管医生做好后续治疗和康复工作,他的亲切话语让我倍感温暖和力量。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努力进行康复训练。
主管医生杜凯然,虽然是脊柱科最年轻的医生,但他的勤奋和专注却令人肃然起敬。他是研究生毕业,非常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听家属说,他一有空闲,就坐在电脑前,深入钻研、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以寻求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他的电脑旁,常常围绕着患者家属,他与他们深入交流、紧密协作,只为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帮助他们早日重返正常生活。
杜医生非常关心患者,责任心也很强,视病人如亲人。除了日常的查房工作,他还时常深入病房,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时常提醒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以确保手术质量,如果有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杜医生医术高超,治疗效果显著,用药精准,使我的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疼痛感。在我因手术导致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和轻度肺炎时,他积极联系会诊,迅速采取措施,合理用药,成功控制了病情,避免了高烧,使我的伤势持续好转。
在治疗过程中,以主管护士马泽钰为代表的护士小姐姐们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她们像白衣天使般围绕在病床前,细心照料着每一位患者。无论是后夜值班护士踏着月光送来的温暖问候、迎着朝阳送来的口服药,还是主管护士准时整理的床铺和细致的伤口查验,都体现了她们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患者的深切关怀。理疗护士和输液护士也专业而温柔,确保每位患者得到舒适的理疗和输液体验。理疗护士每次轻声告知理疗时长的同时,都不忘叮嘱一句“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输液护士扎针又快又准,一点也不疼,也会详细告知每天输液次数、输液瓶数以及药物功能等。在她们精心护理下,我的伤势一天天好转。
优秀的团队带头人。脊柱科在医院是风险隐患比较大科室,风险大、困难较多、责任重大。时势造英雄,马双主任和彭翠云护士长就是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优秀带头人,二人携手奋进,迎难而上,积极进取,成为行业领头人。马双主任对业务精益求精,通过多次赴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显著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技能水平,以精湛的医术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痛苦。他一直奋战医疗第一线,不是在手术室做手术,就是在去手术室的路上,成为我市医疗战线新的“一把刀”。彭翠云护士长则以其干练和高效的管理能力,将科室打理得井井有条,为患者创造了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在她的带领下,护士们职责明确,相互协作,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
高效运行的医疗团队。强将手下无弱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马双主任和彭翠云护士长的带领下,脊柱科医护团队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他们迎难而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无论是颈椎病、腰椎病还是脊柱撕裂、肋骨骨折等重症患者,他们都能迅速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带来希望与康复。在病房里,医生们的交流声、医嘱声、理疗车的穿梭声以及护士们的温柔话语,共同构成了动听的医疗旋律,给患者带来了温暖与安慰。
协作互补的团队精神。医院是一个团结协作的整体,每个科室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一台成功手术,不是一个科室独立完成的,需要主管科室和麻醉科,手术室密切配合。在脊柱科的治疗过程中,主管医生与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们紧密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譬如,我的肺炎就有经过呼吸科医生的会诊。主管医生杜医生忙得顾不上来换药时,方剑医生看见后,也会主动来帮忙换药。护士们也是协同作战,输液的护士来换药,看见完成任务理疗机器会帮忙推走;理疗护士来做理疗或收仪器时,看见需要需要换液体或拔针时,也会顺手帮忙。他们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在繁忙的工作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协作能力,这种团队精神不仅确保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促进了医院整体的高效运行。
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住院部的医护人员经常需要值守夜班,每个科室,后夜至少要有两名值班人员,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方面随时准备迎接急诊患者入院,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缓解病情;另一方面还要负责安抚住院患者,细心查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患者为中心,全力以赴地工作着,默默奉献在医疗战线上。清晨交接班后,他们迎着朝阳,拖着疲惫身影,消失在太阳的光影中,等待他们也许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或许是需要他们照顾的老人。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在医院的二十多天里,我躺在病床上,耳闻目睹了无数的事物,深感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然而,这段经历也让我收获了无数的感悟和启示。
首先,我深切地体会到信任医生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坚决相信医生的诊断,并按照他们的建议迅速做出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获得最理想的疗效。在我住院期间,正是因为及时采纳了医生的建议,才在最佳窗口期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医生成功地为我进行了手术,未出现腿部麻木、酸困等后遗症,如今我已能健步行走。
其次,我意识到自信心在战胜疾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坚强、有毅力的心态是战胜病痛的无形武器。自信心是一种强力的心理暗示,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予我们力量,使我们在面对疼痛时更加坚定。在我住院期间,无论是扎针时的疼痛,还是翻身的困难,甚至是发烧时的无力,我都默默告诉自己“你是最坚强的,你要握紧拳头,你能战胜这种病痛”。这种自我暗示让我战胜了病痛,从未向家人或医生抱怨过一句。
此外,我还明白了遵医嘱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康复的关键。在病床上,我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锻炼,如勾脚、压脚、转脚、抬腿等动作。即使在发烧的日子里,我也从未间断过锻炼,从而有效地预防了腿部血栓的形成。同时,我也认真执行术后的翻身要求,两小时一翻身,保持脊柱一条线,以免影响手术效果。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戴着护甲上下床、走路和积极锻炼,为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白衣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大爱无疆、医者仁心让我深感温暖和感激。在这篇文章中,我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白衣战士致敬,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让他们的爱心在自己身上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