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新闻中心

【我和老病房楼的故事征文】 王字楼的搬迁让我心潮起伏

发布时间:2017-07-24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每每夜查房的时候都要经过王字楼,心情总是难以平复,从来没有如此的深刻感受。医院新病房楼的搬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完毕了,王字楼里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科室。楼道里较平时冷清了许多,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人经过,步履很快,因为家属的心总是在病人身上,路上的时间不由自主的加速了。

我忍不住在楼道里、医院内拍下了这几张照片,算是给自己留个念想吧。细细算来,自己来医院已经17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人生又有几个17年呢?一下子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一幕幕似过电影般地在眼前回放。

QQ截图王丹.png

说起黄河医院,我和她的缘分真是从出生就开始了,我就出生在这个“王字楼”里,妈妈不止一次的给我说过:“生我的时候是个周末,又适逢医院没有产包,产科的护士长张国珍协调了好多环节,终于我在午时诞生了。”至今妈妈还保存着我出院的结账单,她说,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张票据,一定给我留好。

毕业了,又适逢医院招聘,我清晰的记得报到的那天,在行政楼的二楼人事科,赵俊英科长(现已退休)接待了我,有一个环节至今我记忆犹新——量身高,那时的我就已经明白了,护士外表对于职业的影响有多么重要。护士面对的是病痛的人,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会让病人对你有一个初判:你是否是一个可信赖的人。

上班的科室就是我现在所在的神经外科,那时还在医院的小红楼上,在那里我经历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紧急突发公共事件——2007年7月29日县支建煤矿的矿难救援。护士长的一个电话,所有人全部到位,医院的各职能部门统一集结在小红楼下,救护车一辆辆驶入医院,我们有条不紊的转运、交接、安置床位、病情监测、安抚等。一切稳定下来,我们打来一盆一盆的温水,一遍一遍的给煤炭工人进行清洁,直至水变清亮。病房人群很多,但很安静,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事情就发生在眼前,自己还亲历现场,生平第一次我觉得护士的职业好神圣啊。

QQ截图王丹3.png

我们医院的护理管理细致而严谨,老师们为我翻出了一张又一张珍贵的老照片。

睢!这是原护理部的郭维奇老师到科室检查工作时的照片,那时的我好年轻啊,我当班的护士站整理的不错吧(嘻嘻)。从一上班开始我就明白护士的认真是一点一滴的习惯养成的,我感恩,这良好的习惯背后是医院及科室领导的严格要求和艰辛的付出。

后来我们搬到了王字楼的二楼西侧,也就是现在眼科的位置,病区扩大了,病人也增多了,繁忙的工作中时间不知不觉从指尖流逝。我们陪着患者一起抗击伤痛,共同分享患者的快乐和悲伤。病人不在了,手扶着家属的肩膀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却不听使唤的流了出来,或许,无声的陪伴就是此时好的语言。

医院的4号楼建好了,我总是这么幸运,2006年我们神经外科又搬到了4号楼。那时真是感觉好棒啊,搬家工作安置好后,我们晚上开始铺床,准备第二天早上的病人搬迁工作,一直忙到夜间11点多,大家都没走,睡在新病区竟然失眠了。早上6点我们就开始搬家了,各职能部门大力协助,8点搬迁结束,我们开始交班、治疗,一切那么有序,仿佛我们和平时工作一样。这就是我们的黄医团队,协作、有序、充满激情!

QQ截图王丹4.png

2017年6月29日,我们科经历了第3次搬家,这次我们搬到了医院的3号病房楼,新的病房楼更是高大上,先进的呼叫系统,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日益增多的病人……

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我们和病患一致的目标,那就是早日让患者康复,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回想起来,自己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护士,一名党员,医院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青春奋斗的足迹。医院在发展,新的病房楼一座座拔地而起,王字楼也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我只想说,你陪我成长,我却不愿看你“老去”。内心的眷恋又岂是一张张照片所能表达的。

我想,回忆当初,我经历过,努力过,付出过,收获过,这就是珍贵的吧。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相关专家

姓名:王丹 主管护师 <p>护士长</p>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

具有扎实的临床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

简介:  王丹:神经外科护士长,共产党员,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护理本科专业,主管护师。现为三门峡市护理学会及抗癌协会会员、神经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介入护理专业委员…